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推动福州、厦门加快建设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做大做强海洋经济。看到东山县陈城镇澳角村发生了巨变,他感慨地说,乡村振兴还是要发扬优势,做好“海”的文章。
福建大陆海岸线长3752公里,海域面积13.6万平方公里,辽阔的海域,蕴含着丰富的海洋资源。深耕蓝色国土、壮大海洋经济,是大势所趋,更大有可为。作为福建国资公司海洋经济主业重要平台和改革发展试验平台,恒一集团积极融入海洋强省发展主战场,着力做强做优做大海洋经济主业,努力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挺近深蓝,探索海水养殖的“国资方案”
海上牧场公司工作人员搭建深水重力式网箱
金秋十月,在福州连江,恒一集团权属安远公司所属海上牧场公司正争分夺秒推进深水网箱养殖绿鳍马面鲀项目建设,预计今年10月下旬可完成首批12口网箱安装,11月初可向网箱投放绿鳍马面鲀鱼苗。
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海洋水产品生产模式,深远海养殖为食品安全和生态保护提供了新的选择,也为安远公司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抓手。今年9月,海上牧场公司于连江县正式揭牌运营,计划分期投资4600万,在连江县东洛岛附近海域建设140口深水重力式网箱,主要养殖绿鳍马面鲀,预计年产值2.7亿元。
养殖走向深远海,面对的将是更加复杂的海洋环境。建设海上牧场、构建“蓝色粮仓”,要保障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不仅需要运用新技术、新装备支撑海水养殖走向深远海,同时也意味着海水养殖方式的转型升级。
从连江县东洛岛附近海上俯瞰,海上牧场公司目前已建成的深水重力式网箱,是一个个巨大的圆形塑料浮圈,浮圈下挂着渔网,一个周长90米的网箱,大概能养3万斤左右的绿鳍马面鲀。
作为绿鳍马面鲀生活的家,如“甜甜圈”般的深水重力式网箱也藏着一些黑科技。相较传统鱼排,深水重力式网箱依托HDPE原生料特有的柔韧性和刚性,通过特定温度下的热熔热性焊接技术及螺栓特殊的锁紧工艺,具备抗风浪能力强等特点,解决了渔业养殖“靠天吃饭”的问题。除了提升养殖装备的刚性承载力,海上牧场公司还采用无结网衣,大大降低了鱼类刮伤的可能性。
正是通过对深水重力式网箱各细节的精心打磨,恒一人才得以越走越远,在蔚蓝的大海中耕海牧渔。
海上牧场公司海洋牧场效果图
以种为“芯”,用良种充盈“蓝色粮仓”
海洋种业是海洋渔业的核心产业,也是保障“蓝色粮仓”的关键。只有牢牢攥紧海洋种业“芯片”,才能让更多优质、安全的水产品端上百姓餐桌。如何保障有优质的绿鳍马面鲀种苗可用,也是海上牧场公司打造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头等大事,种苗决定了深远海养殖最终能走多远、走多深。
今年10月底,一场“南北大迁徙”将上演。届时,500万尾“绿鳍马面鲀宝宝”将从恒一海科公司北方育苗基地陆续“搬家”到海上牧场公司养殖基地和恒一海科霞浦养殖基地。
绿鳍马面鲀适合在9摄氏度至31摄氏度的海水中生长。北方地区冬季水温过低,而南方地区夏季水温过高。恒一海科公司积极扩展种苗优质“朋友圈”,依托南、北方鱼苗基地,推动实现全年“候鸟式”养殖,进一步缩短了绿鳍马面鲀养殖的周期,提升了养殖收益。
此外,连江县绿鳍马面鲀育苗基地预计今年11月投入使用,届时恒一海科公司将形成3个育苗基地,合力推动实现绿鳍马面鲀全年出苗的产能目标。
向海洋要食物,必须依靠自主研发打好种业翻身仗。恒一海科公司牢牢把握一粒种子里的“国之大者”,着力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南北基地为依托、科技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的绿鳍马面鲀种业体系,用良种充盈“蓝色粮仓”。
锻“链”筑“基”,推动海洋经济行稳致远
恒一海科公司员工加工绿鳍马面鲀
今年9月,恒一海科公司连江县绿鳍马面鲀加工基地正式投产,实现日均加工量14000斤,绿鳍马面鲀加工能力再上新台阶。
恒一海科公司坚持“专注一条鱼,做好一条鱼”的理念,围绕全产业链运营绿鳍马面鲀的项目建设不断登“高”向“新”。目前,恒一海科公司正积极对接相关涉海科研院校,探索开发绿鳍马面鲀鱼肝等产品;依托《绿鳍马面鲀耐低盐度养殖试验项目》等项目,着力推动绿鳍马面鲀养殖产业向内陆地区扩展。
面向未来,向海洋要食物,提升的空间和潜力依然很大。近日,我省出台《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实施方案》,给出了践行大食物观的福建方案。在多项利好政策的加持推动下,发展海洋经济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好风凭借力,发展正当时。下一步,恒一集团将坚定不移向海图强,进一步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级,不断以科技之力挖掘海洋资源,重点推动集团海洋科技产业育成中心建设提质增效,力争打造福建省“智慧海洋”新标杆,助力福州科创走廊建设,推动海洋产业与数字经济融合发展;积极引导海丝渔业公司、恒一海科公司、海上牧场公司等集团权属涉海企业同向发力,汇聚科技创新动力,将“深耕碧海,牧渔未来”的渔歌唱得越来越嘹亮。